Legia Warsaw Fan Token中文网
领取MOLI红包
AI Analysis Token中文网你的位置:Legia Warsaw Fan Token中文网 > AI Analysis Token中文网 > 无人机为何比飞鸟更难防? 雷达看不见 肉眼看不清
无人机为何比飞鸟更难防? 雷达看不见 肉眼看不清

2025-01-10 12:51    点击次数:162

     中国民用航空局5月16日宣布,民用无人机将实行实名登记注册,6月1日正式对质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已经拥有无人机的单位和个人,须在8月31日前完成实名登记。   无人机实名登记出台,源自近年来频发的“黑飞”(未登记飞行)无人机安全隐患。民航局的统计显示,4月,全国5个机场累计发生13起无人机飞行影响飞行安全事件,造成288个航班返航、备降、等待或取消。其中,成都双流机场尤为突出,在4月14日到5月4日的21天内,共发生了8起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的事件,造成138架次航班返航、备降。5月首周,国内又发生了4起民航机场受无人机干扰事件。从5月12日19时开始,重庆江北机场屡遭无人机干扰,共造成200多个航班备降、取消或延误。   也是从5月开始,国内各大机场开始出台与无人机有关的管制和防控措施。无人机到底对飞行安全有什么危害?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控无人机侵入机场、航线吗?   北京晚报记者带着这两大疑问采访了民航机长和无人机防控专家,其中,民航机长告诉记者,无人机比机场最常遭遇的飞鸟更难防范,对飞鸟起作用的噪音、强光驱赶方式,对无人机无效。   民航机长:“无人机更难防范”   民航机长“暮冥战机”经常在西南地区机场起降。他表示,他自己虽然没有在起降过程中直接遇到无人机干扰,但在飞行员圈内,无人机是近一两年以来被经常提及的话题。   “前几年,无人机还很少被讨论,那时候无人机价格贵、门槛高。最近这一两年,无人机频繁被提起,因为无人机的门槛越来越低,玩家越来越多。”“暮冥战机”表示,一般情况下,遭遇无人机干扰后,机场塔台会通报给飞行员,最常见的两种处理方式是——在高空盘旋等待和按指令备降。   “民航飞机一切以安全为前提,空中若有异物,飞机有可能发生碰撞,高空等待或者安排备降属于标准程序。”他透露,曾有同行在重庆江北机场降落前三四分钟被塔台通知遭遇无人机干扰,这位机长不得不在即将落地前又将飞机拉升、复飞、备降到其他机场。   “暮冥战机”告诉记者,如果飞机在空中与无人机发生碰撞,有可能对发动机、操控设备、风挡玻璃等造成损害。“遇到这种非正常的情况,飞行员会按照应急程序处理。相撞后损害不大的话,驾驶飞机正常落地。如果相撞造成发动机失火、操控设备失效、风挡玻璃破损,就会威胁到所有机上人员的安全。”   对机场来说,无人机并不是唯一的干扰物,但是与飞鸟这种常见的干扰比起来,无人机更难防范。“机场都有驱鸟队,而且对飞鸟有一系列的干预手段,比如强光刺激、噪音刺激等等,但这些对无人机没什么效果。”   “暮冥战机”表示,无人机这类新兴产物,对民航通航发展是利好,但是无序飞行的状态会造成负面影响,“我们飞行员更愿意看到无人机玩家能遵守法律法规,在不影响航班正常飞行的前提下,对通航发展、对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飞行教练:“机上看不清无人机”   北京华联航空俱乐部创始人、教练张长义经常在北京城北部以及河北一带,驾驶飞机起降。他告诉北京晚报记者,无论是机载设备还是飞行员肉眼,都很难发现在低空飞行的无人机。   普通玩家的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下,这对于有人驾驶的飞机来说,属于低空。“飞机上的雷达等设备,一般没法朝下扫描,因为地面上的反射物很多,比如汽车等等,容易混淆。而且无人机体积小,又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反射面本来就小。所以,当飞机飞在高空,无人机在低空的时候,机载雷达是看不见的。我们站在地上用肉眼看无人机,以天空作为背景,无人机看得很清楚。但飞行员在飞机上朝下看,是以地面做背景,干扰就多了,根本看不清无人机。”   张长义认为,很多无人机玩家还没有意识到无人机对航空安全造成的影响。   无人机玩家:除实名制还需更多手段   实名制能否彻底管住无人机“黑飞”?资深玩家认为,还需要更完善的管理手段。无人机玩家赵子然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1日开始的无人机实名登记将把无人机和玩家绑在一起,此举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首批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的玩家,赵子然认为,目前中国高速发展的无人机产业,急需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制约,“实名制肯定更方便管理,就像汽车管理一样,有车牌有驾驶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和违法行为,可以把机器和人对应起来。”   但赵子然也提到,尽管无人机制造商已经增加安全设置,让无人机无法在机场等重点区域起飞,但是有些不明目的的玩家,会在无人机上做手脚,比如破坏GPS传感器,以达到在机场附近起飞的目的。对这些玩家,赵子然认为还需要更严苛的手段来约束其行为。   防御专家:用电磁手段防控无人机   杨健是北京市贞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蓬勃发展的无人机制造业相比,无人机干扰防御产业在国内还处于萌芽状态。“现在慢慢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无人机带来的安全隐患。其实不只是机场,其他重点场所,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关单位、大型集会、体育赛事现场,都有可能遭到无人机的干扰。”   贞和科技研发有多款无人机干扰防御系统,目前已经与警方展开合作,并正与几家机场探讨合作可能。杨健表示,防御无人机,首先要发现无人机。“目前主流有四种发现无人机的方式:地面雷达、热成像、安防摄像头、电磁波搜索。”   地面雷达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大,热成像的优点是识别率高,但雷达和热成像有相同的缺点:成本都比较高,都对高楼背后突然起飞的无人机反应慢;安防摄像头,是贞和科技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段。“因为从地面看上去,天空比较干净,用安防摄像头动态侦察,就能够发现无人机。” 电磁波搜索,是目前国外正在兴起的新手段,主要采用主动搜索无人机控制频段的方式发现无人机。   发现无人机之后,就面临防控问题,和人为驱赶、强光噪音刺激等等这些驱赶飞鸟的手段明显不同,现在主流的无人机防控手段是“电磁干扰”。   电磁方式主要是干扰无人机的三个操控通道:GPS(或者北斗)定位频段、图像传递通道、遥控通道。“现在的无人机多数属于消费级,售价在5000元以下,为了降低成本,它们这三种操控通道都使用相对固定的频段,干扰频段也就相对固定。防御一些更高级的工业级无人机,就需要更多干扰频段,把防御‘盾’做得更坚固。”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无人机防御系统有两种:定向和全向。定向多为便携式的“枪”型,适合在巡逻的时候针对少量无人机进行防御。全向则适合大型集会等场所,是一个半球形的电子屏照,实现全方位的防御。   杨健表示:“传统安防的重点目标是地面的人、车、物,但是目前无人机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正日益显现,未来,越来越多的安防重点会投入到低空领域。” 本报记者 孙毅

Powered by Legia Warsaw Fan Token中文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